mk体育入口:金羊网评:绘就“粤”秀图,打造岭南绿水青山“新样板”
时间:2025-03-26

  广东的乡村成为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,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地。(金羊网资料图)

  日前,《广东省乡村绿化树种选择指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正式印发。记者了解到,该《指引》结合实际情况,提出广东省不同功能和绿化类型的树种选择要求、树种推荐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,明确要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为导向,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,营造多样化景观。

  《指引》提出,广东省绿化树种从适宜生境绿化方面的村旁绿化、宅旁绿化、路旁绿化、水旁绿化、场院绿化、废弃闲置地绿化、公共绿地与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绿化等七大类进行选择。各地应结合乡村不同的地域环境、立地条件,科学选择形态、叶形叶色、花形花色有季相变化的树种以及抗病虫害、防风、滞尘、抗污力强、易成活、易于管理的树种,做到宜树则树、宜灌则灌、宜果则果、宜竹则竹,达到生态保护、经济效益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三重目标mk体育平台登录入口。广东省林业局组织编制的《广东省乡村绿化树种选择指引》正式印发,这一举措犹如在广东乡村大地播撒下绿色发展的种子,为绘就“粤”秀图,打造绿水青山新样板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  乡村绿化,不仅是装点自然景观的“面子” 工程,更是关系到村民生产生活的“里子”工程。《指引》明确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为导向,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乡村是村民生活的家园,绿化工作只有围绕村民的需求展开,才能真正赢得民心。比如,在宅旁绿化中选择一些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供遮荫纳凉的树种,在水旁绿化中选择耐水湿且能净化水质的树种,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绿色带来的便利和舒适。

  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是乡村绿化的基本原则,也是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关键。广东地域广阔,不同地区的地域环境、立地条件差异较大。《指引》将广东省绿化树种从村旁、宅旁、路旁、水旁、场院、废弃闲置地、公共绿地与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绿化等7大类进行选择,为各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。在粤北山区,地势较高、气候相对凉爽,可选择一些耐寒、生长快的乡土树种,如松树、杉树等;而在粤西沿海地区,海风较大、土壤含盐量高,应选择抗风、耐盐碱的树种,如木麻黄、红树林等。通过科学选择树种,既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,又能充分发挥树木的生态功能,营造多样化的景观。

  选择形态、叶形、叶色、花形、花色有季相变化的树种,以及抗病虫害、防风滞尘、抗污力强、易成活、易于管理的树种,是实现生态保护、经济效益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三重目标的重要途径。一方面,季相变化丰富的树种可以为乡村增添不同季节的美景,吸引游客,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;另一方面,抗病虫害、易管理的树种可以降低绿化成本,提高绿化的可持续性。例如,一些果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,还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;一些花卉树种可以吸引蜜蜂等昆虫,促进生态平衡。mk体育

  在乡村绿化过程中,还要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平衡。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,也不能只注重生态保护而忽视了村民的经济利益。应该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种植,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。比如,可以发展林下经济,在树林下种植一些中药材、食用菌等,既不影响树木的生长,又能增加村民的收入。同时,还可以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,发展生态农业、乡村旅游等产业,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。

  绿化蓝图已经绘就,关键在于抓好落实。《指引》的印发只是乡村绿化工作的起点,关键还在于落实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分工,加大资金投入,广泛宣传发动,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工作。同时,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加强对绿化成果的保护和管理,确保乡村绿化工作取得实效。

金羊网评:绘就“粤”秀图,打造岭南绿水青山“新样板”

  绘就“粤”秀图,打造绿水青山新样板,是广东省乡村绿化工作的目标和使命。《广东省乡村绿化树种选择指引》的出台,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。相信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,广东的乡村必将成为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,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地。让我们共同期待广东乡村大地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,见证绿水青山新样板的诞生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。(金羊网 文/李红军)

  编辑:苏惠琳

icon
返回顶部